我所在單位是航材公司的航天分公司,主要從事雙金屬耐腐蝕復合管的研發與生產。雙金屬復合管成型技術的核心是爆燃復合技術,目前爆燃成型技術生產的雙金屬復合管已經覆蓋國內所有的陸地石油、石化、海洋石油行業,其中包括國內第一條國產化淺水雙金屬復合海管,國內第一條國產化深水雙金屬復合海管,國內第一條高含硫化氫氣田雙金屬復合管,國內第一個雙金屬復合管儲氣庫管線等。復合管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那些逝去的曾經。
20年,彈指一揮間,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到步入中年,伴隨著公司走過20個春夏秋冬,回望過往,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同時也見證了公司的發展與壯大。
2001年,我們被分配到復合管廠,到廠的那一天,現場的場景歷歷在目,馬路中間支著幾個架子,一根流水的膠皮管,路邊零散的堆著一些管子。這就是生產現場,這就是我要工作的地方,腦海中不停的反復這句話。是走是留,何去何從,經過不停的思想斗爭,我最終還是選擇留下,這時的復合管還處在開發階段,是一個新的事物,既然我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責任與堅守。
開發階段的雙金屬復合管,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每一步都要摸索,每周都會進行試驗、驗證。記得剛上班時,復合管從業人員只有27人。復合管是豎起來進行爆燃復合的,沒有支架,我們就把管子搬到洪慶山的小山坡上豎靠著,以保證水能灌滿,每天只能生產幾根復合管,人還累得半死不活。這種方法僅僅只能用于試驗,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如何產業化,批量生產。
通過頭腦風暴,我們提出新的方法——襯管管端密封法,這樣就可以解決豎起管子灌水,難操作又勞人勞力的問題,產能也提高到了每天可以生產20根。開啟了復合管在產業化生產的第一階段,但是產能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那時的復合管廠沒有廠房,沒有設備,沒有電動工具,裝車卸車都要依靠人力完成,修整工具,也就鋸弓和銼刀。下雨天就沒辦法生產,天氣晴朗的日子里,就加班加點。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堅持了1年多。直到2003年雙金屬復合管產業化提升,進入論證階段。如果要提升產量必須有廠房,設備,和更高產能的方法。
水下爆燃復合法,可以提高產能,理論到實踐的轉化中,缺少設備設施,一度無法進行試驗驗證,可辦法總比困難多,“水下、河水下”這不是一回事嗎?此刻,我們想到了離我們最近的灞河。在灞河進行水下試驗,就這么干!工人們抬著幾百斤的鋼管,在灞河的水下試驗,隨著一陣歡呼聲,水下爆燃復合試驗取得成功,復合方式的改變,復合管生產效率提升5倍以上。
2005年復合管廠新的車間建成,爆破水池,5噸行吊,新的電動工具,設施裝備的全面升級,雙金屬耐腐蝕復合管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隨后幾年時間里,公司相繼在勝利油田、大慶油田、中原油田、吐哈油田、青海油田等建立分廠或加工點,年產40萬米油井雙金屬復合管。
那時外出作業一般也就是5個人,最少的時候2個人,承擔了復合管全部的生產工序,勞動強度可想而知,即使這樣辛苦,也沒有人抱怨,看到的反而是大家嘻嘻哈哈,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2008年在中原油田加工點,我們一起出差只有兩個人, 11月的冬天,廠房外飄著雪花,我們在爆燃復合油管時,升降機出現故障,放入水中無法提升出來。雙金屬復合管不能長時間浸泡,否則雙金屬之間會進水,影響復合管的產品質量,我還在猶豫時,同事二話不說,直接跳入復合水池,將油管從水中一根根撈出,零下10度的嚴寒, 為了產品質量真是拼了!中原油田作為合作方,聽到這個舉動,更是連連稱贊,這件事最后成為中原油田教育員工的典范。
隨著復合管事業的不斷壯大,相繼有在天然氣,石油,化工,核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復合管事業再次開啟了新的征程。
公司現在擁有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復合管生產基地,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十一家通過美國石油學會AP15LD認證的企業。雙金屬復合管項目先后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新產品計劃、重點新產品創新計劃、陜西省重大創新項目、國家發改委重大產業化項目、航天科技集團重大民品項目、西安市產業化項目稱號等。多次獲得陜西省、西安市、陜西省國防科工委、中國工業防腐蝕協會科技進步獎。
作為航天人,航天精神永遠是我們的指路明燈。祝2022年航材公司雙金屬復合管事業,再創輝煌。
|